目前分類:閱讀 (8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的圖片搜尋結果

 

幾個月前,在一次家族聚餐的場合,我首次親身領略到護家盟的力量。那是公投案還在連署的階段,家族中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拿出一疊連署單要我們大家簽名連署。一開始我與太太都有點愕然,因為從以前到現在,大家幾乎都不過問對方的投票傾向,更不會有拉票的舉動。雖然這是公投,而非一般的選舉,也令人一時不知如何應對。

 

我太太先客氣地表示不解為何同志不能與我們享有一樣的權利義務,這位親友當然就搬出他們那套有亡國滅種之餘的說法,於是我也加入戰局,試圖一一反駁他們的論點。最後我們的努力只是讓自己免於連署,卻也絲毫沒有動搖她的信念。

 

同樣的情境後來也在校友的Line群組重演。一位老學長極力反對婚姻平權的公投案,幾位年輕的學弟跳出來據理力爭。這幾位學弟的論述極為出色,也都能有憑有據地駁斥關於性平教育的謠言,所以我只是默默觀戰,以為他們應該足以說服老學長,沒想到一開始雙方還心平氣和的各自表述,最後卻還是鬧得不歡而散。

 

我發現身旁許多朋友也遭遇類似的情況,我不禁感到納悶:為什麼這麼簡單清楚的道理他們都聽不進去?他們平常也是明理之人,其中許多都不是基督徒,沒有宗教上的執念,為什麼就是無法接受同志也應享有自由平等的普世價值?這個疑惑在我心中盤據許久,直到最近重新翻閱《好人總是自以為是》這本書,才終於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偉大的貪婪」的圖片搜尋結果

剛讀完《偉大的貪婪》這本講述華爾街如何崛起的書,拿書中所述歷史來對比川普最近掀起的貿易戰,特別有感觸。

 

美國南北戰爭的起因主要就是關稅問題。1828年國會通過對歐洲進口的工業產品提高關稅,以扶植美國本土工業。英國為了報復,也提高美國農產品的進口關稅,這麼一來,以農業為主的南方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因此強烈反彈。當時南方代表在華府仍有相當的比例,所以後來上任的總統還是降低了關稅稅率,以安撫南方各州。

 

不過隨著北方的移民人口日益增加,以及西部領土大幅擴增,南方在政壇的勢力也越來越小。1854年, 北方的民主黨人結合其他同樣反對自由貿易與奴隸制的人創立了共和黨(沒錯,共和黨原本是主張保護主義的。有幾位共和黨大老批評川普違背了共和黨主張自由貿易的精神,但川普或許反而認為自己才是復興共和黨的精神),六年後林肯即代表共和黨贏得總統大選 ,並宣布調高關稅 。以南卡羅來納州為首的南方七個州,眼見大勢已去,隨即宣布脫離聯邦,因而開啟了長達四年、死傷慘重的南北戰爭。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多崎作的青春在二十歲那年就莫名其妙地嘎然而止。雖然他自此將心封閉起來,不再回顧,但內心深處還是難以忘懷,所以白妞與黑妞還是常常一起出現在夢裏與他纏綿,而且總是十六、七歲的模樣,象徵著他對青春的眷戀。那純真契合的友情,相信可以改變什麼的單純信念。

 

如果說夢裡的白妞象徵的是青春感性的那一面,那麼灰田則是象徵青春知性的那一面。少年的我們熱情地擁抱生命,同時好奇地思索真理。常與多崎作徹夜暢談哲理、音樂的灰田也無聲無息的突然從他生活中消失,一如他年少時的美好青春,不同的是,他特意留下一套唱片──李斯特的鋼琴曲《巡禮之年》。「那音樂和灰田聯繫著,也和白妞聯繫著。換句話說,那是把已各自分散的三個人聯繫在一起的血脈,那上面還留著紅色生鮮的血。」因為其中一首《鄉愁》正是白妞當年反覆彈奏的曲子。是的,鄉愁——這何嘗不是這本書的主旋律?一種對遠去不復返的青春歲月的鄉愁。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憶的餘燼  

當歲月隨著時間流逝,最後只剩回憶能讓你回味曾有過絢麗精彩或安穩平淡的人生。然而,回憶不像黃金那樣永不褪色,無法永保鮮明,只能注定成為逐漸模糊的相片。就像書中主角感慨的:『隨著時光流轉,你卻愈來愈不確定自己是誰,愈來愈多重疊部分,愈來愈多謬誤的回憶。年輕時,你會記得自己還不長的人生的全部,但後來,你的記憶卻會像一堆碎布與補丁。』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裡的癡人  

 

這是一本文字版的搖滾概念專輯。貫穿整張專輯的主題當然是時間,精確一點的說,是無情地捲走一切的時間洪流。就像一張專輯大多有十三首歌,這本書也分成十三章,每章都有不同的主角,但彼此之間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而故事的背景年代也都不一樣,時間軸大約橫跨一九七三年到二〇二一年,將近五十年的時間,剛好讓一個人從毫無所懼大膽向前的青少年,變成人生已剩下坡只能緬懷過往的中老年。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1898年喬治‧威爾斯發表科幻小說《世界大戰》,假想火星人攻擊地球以來,關於外星人入侵的小說或電影可謂不計其數了。沒想到《三體》竟然還能在舊瓶裏裝上新酒,不但故事引人入勝,還納入不同物理領域的新知,以及對生態環境的人文關懷,使得這本科幻小說除了奇想的情節足以吸引一般讀者之外,還提供了許多能讓有心人繼續深究的課題。

  

文章標籤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這本書的過程是個有趣的經驗。一開始原本認定是本科幻小說〈從書名就看得出來,不是嗎?〉,到了第一部末尾才發現原來科幻只是假象,但以愛情故事而言卻又嫌老套,不過還是調整心情勉強自己往下讀。第二部雖然仍是以愛情為主軸,但是以書信巧妙結合電影《跳躍時空的情書》與《大鼻子情聖》的架構,倒是頗有創意也相當動人。而正當我已完全排除它的科幻性質時,不料到了第三部一個轉折竟然又變成牽涉謀殺與陰謀的穿越時空的科幻小說。我先是半信半疑是否又是故佈疑陣的假象,但隨著劇情開展我逐漸相信這次的時空旅行是真的,孰料最後真相揭曉,竟然還是與科幻無關!

 

文章標籤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面七位法官的主張其實還是在爭辯被告的行為屬不屬於「緊急避難」的範疇,以及法律的目的與法官的角色究竟為何?

 

不過對我而言,撼動最大的應該是「人民本來就應該遵守法律」這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在本案中,判決被告謀殺有罪的最有力論點在於死者並未同意「抽籤選出犧牲者」這個方案,亦即他們不顧死者的自由意志而強迫他參加抽籤再予以殺害。


然而法律不也是如此?立法通過只要有多數人同意即可,無需所有人同意。而不贊同的人在法律通過後也是得被迫服從法律,由不得你願不願意。所以除了納稅、服兵役等基本義務你逃不掉之外,就算你反對健保方案也從不看病還是得繳健保費,就算你想關起門來嫖妓、抽大麻也不行,這種並不傷害他人權益卻被禁止或強制去做的例子太多了,在這種情境下,我們不與《洞穴奇案》中的死者一樣「無辜」嗎?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老友,

 

我先整理前七位法官的判決與理由,以及相對的反對意見如下。可以看出主要的歧見有二:其一乃被告是否處於緊急避難的狀態才不得不殺人,而應視為自我防衛予以赦免?其二為法律的角色與定位為何?

 

關於第一點我還是認為被告有罪,理由類似你之前回應所提及的「合約精神」。即便那是緊急避難狀態,但被害者已表明無意參與,就應該尊重其意願,不應強迫他參加抽籤,更遑論取其性命。不過若按此一論點,我們的政府豈非也違反合約精神?!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若從書名望文生義,以為可以從本書獲知什麼操作秘笈,從而征戰股市大獲全勝的話,恐怕要大失所望了! 這本書其實應該歸類在「科普」,而非「理財」類別。

 

本書作者 Benoit Mandelbrot 可是大有來頭。他所開創碎形幾何不但成為混沌理論的基礎,根據他的「曼得布洛特集合」所繪的圖,更是混沌理論的代表圖形。在這本書中他將碎形理論應用在金融市場的分析,指出目前金融市場的主流學說與數學模型的基本假設有兩大謬誤。一是認為今天跟昨天的價格是彼此不相干的獨立事件,而每個投資人也像氣體分子一樣有獨立的行為與相等的影響力;一是假設價格變化的大小呈常態分布。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案情簡介:    六名探險隊員因山崩被困在洞穴之中,無法脫困。救援工作相當艱難,甚至有十名工人死於二次山崩。他們攜帶的食物早已吃完,後來從無線電得知至少仍需十天才能獲救,而醫療專家從他們描述的生理狀況判斷並告知他們恐怕無法撐到那時候。

三天後某甲提議犧牲一位同伴,這樣至少其餘的人可以吃他的屍體撐下去。當大家都同意,要抽籤之前某甲卻後悔了。但其他人執意繼續進行,結果正是某甲抽中!於是其他五名同伴就把他殺死吃了。

五名倖存者獲救後,誠實陳述事情的經過,結果被檢方以謀殺罪名求處死刑。

如果你是法官會怎麼判?(不是罪名成立判處死刑,就是無罪釋放)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本書是艾西莫夫機器人系列小說中的最後一部,主要描述機器人丹尼爾如何從機器人三大法則中悟出第零法則。所謂機器人三大法則是指:


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二、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三、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此規則在製造機器人時就深植於其正子腦中,目的在於規範機器人的行為,避免它們傷害人類,甚至叛變而奴役人類。看似穩當無虞的三大法則其實隱含著矛盾,例如,如果某個人意圖傷害他人,甚至是整體人類呢?若要遵守第一法則,機器人可能就得眼睜睜看著謀殺案發生。或是當機器人只能選擇救一個人時要如何取捨?比如說總統與流浪漢?

 

文章標籤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本書的風格與傑佛瑞‧迪佛更為人熟知的《神探萊姆》系列大異其趣。雖然結尾還是有出人意料的大逆轉,但本書不再以鬥智與懸疑取勝,反而是以較平鋪直述的方式呈現亂世中兩位主角難能可貴的堅持。雖然故事背景為二次大戰前的德國,但本書重點不在於撻伐納粹的狂妄冷血,也不是要再次突顯猶太人的悲慘命運,作者迪佛要探討的是更令人玩味的道德兩難。

文章標籤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的「幽靈寫手」指的是專門替人捉刀寫自傳的作家,也正是本書主角的職業。用幽靈稱之,是因為寫手在寫作過程中不但與傳記的主角亦步亦趨,更須設想自己就是他本人,以他的語氣敘說回憶。主角受邀為英國前首相寫自傳,中途卻發現他在位時外交政策背後有著駭人的真相,遂成為被獵殺滅口的目標。

文章標籤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前看電視影集《星際爭霸戰》時,對劇中有著尖耳朵的史波克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我還記得那時常模仿他的口頭禪:「不合邏輯」。他之所以常這麼說是因為他們瓦肯星人沒有喜怒哀樂的情緒,無法理解地球人為什麼常常被情緒左右而做出無理的決策。相反地他總能完全依邏輯思考,客觀衡量判斷,作出理性的決策。

文章標籤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怎樣比較悲慘?你深愛的人昏迷不醒,對你的呼喚毫無回應;或者她(他)精神錯亂,胡言亂語又不認得你?


我認為是後者。因為前者你還可以假裝她(他)只是無法表達,但受困的靈魂還是聽得見你的輕聲細語,分享你的悲喜。而後者卻當你是個陌生人,相對地她(他)也變成你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令你難以假裝你們仍有連結。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頸期盼的第三集竟然只是畫蛇添足之作,真是令人失望啊!

 

先從牛河談起吧。翻開第三集的目錄可以發現最大的不同就是:牛河竟然亦有獨立的章節,而且與天吾、青豆穿插並列!原來僅是小角色的牛河份量變得如此之重,想必除了扮演重要關鍵之外,其背景與所思所行亦頗具深意吧?結果不然!

文章標籤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孫逸仙、孫中山、孫文,對我們而言,這幾個名字都不若「國父」一詞來得具代表性。當我們提到他時不但自然而然地使用這個尊稱,心中也根深蒂固地伴隨著一個崇高神聖的形象。這個形象當然是來自於官方特意的塑造,那麼,其中有多少是史實?又有多少扭曲或掩飾呢?於是基於如此的懷疑,我期待這本法國學者所寫的《孫逸仙》或許可以為我提供一個較為客觀的不同觀點。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硬要比喻的話,這本書像是英式喜劇+提姆波頓+《蘇菲的世界》的綜合體。是的,這本看似插科打諢的科幻小說其實隱含了許多哲學問題。

 

最明顯的當然是宇宙的統治者這個角色。他像個哲學家離群索居,而且就宛若笛卡兒質疑我們將感官經驗當成客觀事實──你怎麼知道這個世界不是夢境或假象?甚至記憶或已經發生的過去都不那麼可靠;他如此質疑:「我怎麼能判斷,過去不是為了彌補我立即感官知覺跟心理狀態間的差異,而編造出來的虛像呢?」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可否認地,作者盛顏的文字瑰麗絕美,令人傾倒。例如下面這段寫嘉樹刻意壓抑內心對女主角觀音奴的情愫,簡直是首詩了!

 

她笑的那一刻,嘉樹仿佛聽到了花骨朵綻開時啪的那一聲。如此容顏,近在咫尺,卻似有千里之遙,令他感到輕微的眩暈。月光像一匹冰涼的絲綢從指尖滑過,他合攏手指,卻什麼都握不住,靜了半刻,輕聲道:「那麼,你保重。」

文章標籤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