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影集《CSI犯罪現場》展現了鑑識人員神奇地憑著現場採集的微物證據,就輕而易舉地逮到兇嫌,而且手上的生物證據鐵證如山,不容嫌犯抵賴。

 

Well,下面這則新聞就是一個「鐵證」不能盡信的例子。有趣的是,前天才剛看完電影《人骨拼圖》的原著作者傑佛瑞‧迪佛所寫的《破窗》,書中聰明的罪犯就是藉由栽贓微物證據而誣陷他人成為替罪羔羊。

 

這則新聞還讓我想到另一種可能:如果弟弟有不在場證明,又不告訴警方有雙胞胎兄弟的話,哥哥不就可以逍遙法外了?兩人合作就可以完成「完美犯罪」­──這好像可以作為推理小說的題材喔。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坐在輪椅上看著四周的水一直上升,淹過小腿、膝蓋、腰部、胸口‧‧‧‧卻動彈不得,這簡直是死亡酷刑了吧!

而才從鬼門關前歷劫歸來,竟然因而在醫院與失散二十餘年的弟弟重逢,這真是人生的悲喜劇啊!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孫逸仙、孫中山、孫文,對我們而言,這幾個名字都不若「國父」一詞來得具代表性。當我們提到他時不但自然而然地使用這個尊稱,心中也根深蒂固地伴隨著一個崇高神聖的形象。這個形象當然是來自於官方特意的塑造,那麼,其中有多少是史實?又有多少扭曲或掩飾呢?於是基於如此的懷疑,我期待這本法國學者所寫的《孫逸仙》或許可以為我提供一個較為客觀的不同觀點。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硬要比喻的話,這本書像是英式喜劇+提姆波頓+《蘇菲的世界》的綜合體。是的,這本看似插科打諢的科幻小說其實隱含了許多哲學問題。

 

最明顯的當然是宇宙的統治者這個角色。他像個哲學家離群索居,而且就宛若笛卡兒質疑我們將感官經驗當成客觀事實──你怎麼知道這個世界不是夢境或假象?甚至記憶或已經發生的過去都不那麼可靠;他如此質疑:「我怎麼能判斷,過去不是為了彌補我立即感官知覺跟心理狀態間的差異,而編造出來的虛像呢?」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