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死亡這件事,總是要真的被死神的陰影壟罩過才會嚴肅的看待它吧。就像你聽聞遠方親戚或周遭同事罹患癌症時,或許會對生命的無常不勝唏噓,感嘆一番。但是過沒多久,這件事就像過時的新聞被你淡忘;死亡,仍然只是個抽象的概念。

 

直到你的摯愛,或是你自己,到了鬼門關口了,你才會真正感受到死亡的威脅,才會有恐懼、焦慮、悲痛‧‧‧等等椎心的真實感受。

 

同樣地,對於死亡的描述,無論是文筆多好的作家所寫的小說或是功力多深的導演所拍的電影,或許會令我們感動不已,然而,在其中死亡大多只是用來烘托人性的事件,我們的注意力會放在情節或主角身上,而不是正視死亡本身;更何況我們知道它畢竟只是個故事。而這正是《不合理的行為》這本書與眾不同之處——它並非小說,而是真實的紀錄。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洞,引力如此巨大,以致於任何靠近它的物質都會墜入其中,甚至連光都無法逃逸。我們一直認為它會吞噬星球,可是最新的觀察竟然發現恰恰相反——黑洞孕育了星系!


天文學家觀測了一系列的星系,發現基本上黑洞的大小與其所在星系中心由星塵組成的核球大小有直接的比例關係:黑洞的質量通常是核球質量的千分之一。

 

但是當天文學家觀測更遙遠的星系時,驚訝地發現黑洞與核球的質量不再維持固定的比例,而且最遙遠的星系中的黑洞質量比預期的還要大的更多!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小說技巧而言,《潘朵拉處方》還是沿襲了以陰謀論為主軸的懸疑小說一貫的佈局:學識豐富的男主角莫名的被捲入重大秘密的追逐戰,身旁一定會出現一個才貌兼具的女郎一路護衛,當然也就少不了發展出似有若無的愛情。到了最後再像變魔術般的掀開底牌,讓讀者赫然發現好人其實是幕後主謀,而壞人可能反而是好人。

 

不過,暫不管是否老套,作為類型小說而言,《潘朵拉處方》還是以這些基本要素成功的吸引讀者一路往下讀,最重要的是,就像《達文西密碼》一樣,書中除了提供許多歷史與醫學知識外,還藉由高度爭議性的議題來引起讀者的興趣,並進而對真相產生質疑。就這一點而言,它應該算是成功了。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泡沫期間,避險基金等經驗豐富的投機基金並不是一股修正市場的力量,它們沒有打擊泡沫,而是利用泡沫,對市場泡沫化產生推波助欄之效。』

 

以上這段話可不是針對這次金融海嘯後所做的反省,而是去年(2007《漫步華爾街》的作者墨基爾(Burton G. Malkiel)在修訂版中的文章內容;他講的其實是針對19982000年網路泡沫期間的避險基金型為所做的研究。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