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前一本《奪命旅人》,《罪惡森林》書中依舊充斥著太多的死亡、暴力、血腥,與人心的黑暗。不過這一次主角查理‧派克的心境似乎變得不太一樣了。

 

在上一集裡派克是為了報妻女被殺之仇而大開殺戒,除掉所有擋在前面的惡——即使他們與他的血海深仇無關。對當時心如死灰的派克而言,這些窮凶惡極之徒在世上也只會危害世人,因此死不足惜,殺掉他們一點困擾也沒有。但是問題正在於「死不足惜」。如果派克可以自由心證衡量人命的價值而定奪生死,那麼他與必除之而後快的邪惡有何差別?(可參閱我的《奪命旅人》讀後感

然而派克畢竟原來是個警察——而且是好警察。在他的妻女忌日將屆之際(也就是《罪惡森林》的背景時間),當滿腔的憤恨逐漸淡去,上述的問題終於在他心中浮現,他不再那麼確定自己動用私刑鏟奸鋤惡的正當性。

「我對自己的行事做出道德上的決定,但又不相信自己永遠有資格如此做,並且我還不能將自己從感受到的罪惡和哀傷中抽離出來。」

這是他將自己與他的殺手朋友對照所做的反省;他就是無法像他們那樣理直氣壯。

 

事實上這對殺手搭檔簡直就是派克心靈黑暗面的具體象徵,還會像卡通裡蹦出來的小惡魔在耳邊灌輸正當性:

「我所知道的是,你變成了一個悲憫的人,菜鳥。‧‧‧那是對他人的苦痛感同身受,並且採取去除這個苦痛的行動。也許有時候你得做出壞事才能達成,但是要在生命中取得平衡並不容易。」

 

並對堅持程序正義的人提出批判:

「他們只是趨炎附勢,因為他們花了許多時間和自己的良心搏鬥,卻一事無成,沒有任何事因而改變,無辜和無力抵抗的人,卻不斷地受到傷害。」

 

他原來的警察好友與他愛上的犯罪心理學家正是這種認同程序正義、無法接受以暴制暴的人,他們也因而離開了派克。相對地,他們就像派克良心面的具體象徵,不斷質疑與掙扎。不過他們最後也不再那麼抗拒黑暗那一面了;他的警察好友因自己的女兒遭綁架而認可派克的行徑,連那位女心理學家也終於理解派克的不得不為,並且回頭接納他的愛,甚至還給他一個美麗的稱號:「復仇天使」。

 

天使——守護者的角色,賦予了派克以暴制暴的正當性,他的行動是為了保護無辜善良的人,是為了與邪惡對抗的必要之惡。然而他很清楚自己雙手沾滿血腥,注定上不了天堂,其悲劇性的困境就像作者約翰‧康納利在書中引用但丁《地獄》中的話:

人生道路中,我離開正途,

醒來時,

竟發現自己置身幽暗森林中。

雖然有時善惡之間並沒有那麼清楚的界線,但我們可以理解康納利必須提供如此神聖的論述,讓主角派克得以堅定他的立場,畢竟這就是他必須扮演的角色,就像其他冷硬派的偵探一樣,當公權力無法制裁或預防不公不義的事情時,他們代表的是黑暗中永不熄滅的火光。而這正是我們閱讀這類小說的原因,不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