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幾個月前才讀完《黑天鵝效應》這本書,沒想到馬上就見識到令全世界動盪的「黑天鵝事件」——今年以來的全球金融危機;而且連葛林斯潘都形容是百年僅見的喔。

 

何謂「黑天鵝事件」?以前歐洲人認為天鵝一定是白色的,因為從來也沒看過有別種顏色——直到他們發現澳洲竟然有黑天鵝。所以黑天鵝事件是指無法依據過去經驗法則來推測的事件。基本上它具有三項特質:

 

一、不可預測性:過去的歷史經驗無法讓人相信其出現的可能性。

二、巨大的衝擊:它發生後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極大的衝擊。

三、事後諸葛:一旦發生後,我們會試圖找出解釋,以滿足我們以為日後可以預測此類事件的妄想。


書中所舉被飼養的火雞或許是最簡單明瞭的例子:假設你是一隻火雞,每天都可以舒舒服服的飽食三餐,你根據過去的經驗判斷未來仍是安全無虞,而日子一天天過去也證明的確如此,但到了感恩節那天好日子結束了(不可預測性),你赫然發現自己要被主人宰殺(巨大的衝擊)。但直到臨死前你還在思考最後這幾天是不是有甚麼異狀導致或預告了你的死亡(事後諸葛)。

現在讓我們檢視這次金融海嘯。還記得去年全球的股市榮景吧?經濟前景看來一片光明,以致於美國次貸問題剛發生時,普遍認為它無礙於全球經濟發展(不可預測性)。孰料它宛如完美風暴威力愈來愈大,至今世界各國無一倖免(巨大的衝擊)。然後經濟學家才開始提出解釋:美國低利率政策誘使銀行對信用較差的民眾也提供房貸,此次級房貸又被包裝成可提供固定收益的資產抵押擔保債券(ABS)給相關金融機構,投資銀行再將ABS包裝成債務抵押債券(CDO),因為發行的包括美林、高盛、雷曼兄弟等頂級投資銀行,這些連動債被誤評為信用等級很高,世界各國的金融機構就毫無戒心的紛紛購買或轉賣給一般大眾。結果當美國開始升息,這些次貸客戶還不起錢,連鎖反應之下全球金融風暴於焉形成(事後諸葛)。

 

問題是,我們知道這是個黑天鵝事件了,然後呢?關鍵在於要認清黑天鵝事件的本質在於其不可預測性。在真實世界裡其實是無法根據經驗法則而準確預測未來趨勢的;然而我們總是習慣於從歷史資料中尋找公式或模式來掌握趨勢(就像賭徒尋找樂透彩的明牌)。所以如上面的例子,雖然經濟學家事後提出解釋,但並不代表那就是必然的因果關係,否則早在次貸問題剛爆發時專家們為何無法預見風暴的嚴重性?所以我們若以為這種事後諸葛的自圓其說就可以避免以後重蹈覆轍,反而是最危險的,因為我們就是存有這種妄想才掉以輕心,因而屢屢被黑天鵝事件擊垮。

黑天鵝事件的不可預測正是因為超出我們的經驗法則,我們總是以為發生異常情況的機率太小了,小到幾乎不會發生,而將自己暴露在極大的風險下,一旦極端情況真的發生了,往往就會極嚴重的衝擊。即使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會犯此毛病: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倒閉——賠了四十幾億美元,就是因為他們認為俄羅斯不可能不履行公債債務。

既然未來無法預測而且禍福瞬變,那就什麼都不要做嗎?並非如此,我們要做的是改變觀念:不要假設黑天鵝事件不會發生,相反地,要賭黑天鵝事件一定會發生。那些專家所謂「穩健的」投資標的不過是以歷史資料「證明」虧損的機會微乎其微,因此即使我們將大部分的資金分散投資在這些不同的基金或連動債,其實仍然是曝露在極大的風險;一旦黑天鵝事件發生,仍然全部受到波及,就像目前的情況。

另一方面,黑天鵝事件並非都是負面的衝擊,例如同樣是俄羅斯的債券,投機大師科斯托蘭尼卻是在1989年買進,在1996年賣出,而獲利六十倍!Google也是一個正面的黑天鵝事件——如果你在它股票公開發行時就買的話。因此黑天鵝事件也可能帶給我們絕佳的獲利機會。

所以就理財而言,作者建議我們應該將大部分資金放在極為安全的地方,例如定存或國家債券,同時將自己所能承擔的範圍內的部位,投資在風險高但報酬率極大的「黑天鵝」。而我認為目前的危機正是「黑天鵝」浮現的轉機。

其實買保險就是一種因應黑天鵝事件的措施。我們既然已經認同保險的必要性,只需將同樣的觀念應用到理財方面。千萬不要盲目聽從「專家」所作的趨勢分析甚至未來預測,而讓自己變成上面說的那隻火雞。

附註:國內出版社為這本書加了副標題:「如何及早發現最不可能發生但總是發生的事」,真是對本書最大的誤解,因為黑天鵝事件的特性正是無法及早發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