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承認,關於白種人對有色人種歧視的問題,我最先想到,或是所有浮現在我腦海中的故事,不外是發生在美國的黑人與白人的衝突(好萊塢萬歲?!)。《小島》這本書讓我們把目光轉向地球另一個角落:牙買加。藉由一對來自這個小島(面積不到台灣三分之一)的男女與另一個英國家庭的遭遇,作者娓娓道來關於種族歧視、文化衝擊、夢想破滅與重建的故事。
為了更能掌握這個故事,同時也避免成為書中那些以為牙買加在非洲的無知的英國人,我們有必要先了解牙買加的歷史。
1494年哥倫布來到牙買加,1509年西班牙即宣稱牙買加為其殖民地,並對當地的土著居民實行奴隸政策,導致在不久之後,島上的土著阿拉瓦克人即因戰爭、疾病和奴役而滅絕。為補充勞動力,西班牙自1517年開始從非洲輸入黑奴到牙買加,黑人遂逐漸成為當地的主體民族。
1655年5月,一支英國艦隊佔領了牙買加。西班牙人雖然多次反撲,但均告失敗,到了1670年乃正式將牙買加等地割讓給英國,英國也繼續大量從西非販運黑奴。在之後的150年時間中,由於受到殘酷的對待,黑奴起義此起彼伏,終於在1834年英國宣佈廢除奴隸制度。牙買加的奴隸們雖然獲得了少量的自由,但生活境遇依然沒有得到改善。直到1938年,全島各階層的不滿爆發,舉行起義後,殖民當局才被迫給與當地一些自治權利,並在1944年首次舉行了普選。1962年8月6日牙買加宣告獨立,但仍為大英國協成員國。
這本書的背景即是1948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倫敦;隨著故事的進行穿插過去的倒敘,我們看到吉伯特這位為了「祖國」英國投入軍旅的牙買加黑人,如何在軍中勇敢地面對種種歧視,退伍回到牙買加後,為了自荷坦思—一位同樣嚮往英國生活的同胞--取得船費至英國發展,不惜答應她的婚約。但到了尚未從轟炸後復甦的倫敦後,卻得為了生計而無法像他著軍服時般抬頭挺胸,甚至得勸慰隨後而來的荷坦思接受現實:英國及英國(白種)人並不如她以為的文明進步,而且處處歧視黑人。
當然也有一些白人並非如此,甚至願意伸出援手,像奎妮,雖然一方面也是為了生計而將房間分租給黑人,但她原本就對黑人充滿善意,更何況她得面對鄰居的責難。不過,在她以為已經失蹤多年的丈夫回來後,衝突就無可避免了;更糟的是,奎妮已無法再遮掩她懷孕的事實‧‧。
其實種族歧視並非本書唯一的主題,作者還顛覆我們一般的認知:殖民者=文明的=進步的vs.被殖民者=無知的=落後的。我們看到服役時的吉伯特溫柔堅強又幽默機智,是如此有魅力(你幾乎可以看到一個有著威爾史密斯的風趣的丹佐華盛頓在你面前),而荷坦思堅信並力行著英國人在牙買加教導她的禮節規範,相較之下,他們週遭的英國人反而比較像是自大無知又粗魯無禮的野蠻人。
「禮失求諸野」;這對牙買加人甚至多數英國人還了解英國的歷史、地理、文化。因為對他們而言,牙買加雖然是出生的地方,但他們所學的所接觸的無不讓他們深信前往英國才能追求所要的生活。因此,英國才是他們一心嚮往的母國,而牙買加不過是他們必須逃離的小島。即使大失所望地發現英國竟是蕭條破落又充滿敵意,他們仍選擇留下來奮鬥。於是在這裡我們看到認同的問題,也讓我們不由得回頭看看台灣:我們應如何對待新的移民者—不管他們來自大陸、越南或泰國、菲律賓。
身為牙買加裔的英國人,作者並未針對上一代的歧視問題作血淚的控訴,而是以開闊的胸懷向我們展現二對不同背景的夫婦在大環境的變遷與衝擊下,真實的一面:有好有壞,有時堅定勇敢,有時也迷惘脆弱。因此雖然作者還是用「愛」做為最後的解答,卻相當有說服力,不會覺得太過一廂情願。
心的大小不會受限於你所居住島嶼的大小,李敖曾論:「台灣太小以致無法出現偉大的人物」,一笑置之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