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會在一本書中讀到與其主題無關但卻相當有趣的資訊或耐人尋味的故事,下面是《慾望之石》這本書裡的片段,這是在加拿大北方靠近北極圈的一個名叫劍橋灣<檢視較大的地圖>的小鎮的真實事件,但卻極具超現實的意象 。
每年一到夏天,劍橋灣某個小委員會就會在側邊裹著錫鐵的鎮公所大樓裡召開會議。這場會議從未做過宣傳,也從未對大眾公開過。會議的目的在於計算鎮裡有多少老弱,以及預估當年即將辭世的人數。
這種預估作業之所以必要,是因為小鎮建在極圈內兩百八十哩的永凍土上。這兒的夏天,只有兩個月的時間土地會鬆軟到可以開挖。每當官員祕密決議了某個數字後,公共工程部就出動至小鎮北部的墓園挖好那個數目的墓穴,即使在這時,僅僅四呎深的土地就已經硬如大理石了。整個冬天只要有人去世,淺淺的墓穴就會被填滿。每場喪禮上,大家眼睛看到的是那些暫時空著的穴坑。
『老人家不喜歡我們這麼做。』小鎮資深行政官員馬克.卡里歐這麼說。『但這是必要的做法。如果我們估算錯誤,屍體就必須在冰庫待上整個冬天。』
劍橋灣小鎮
死亡這件無法預料且避之唯恐不及的大事,在這小鎮卻得像做一般年度計畫般研判哪些人今年就會死,而且以實際行動預先挖好墓穴等著。想想看以下這些畫面:
——行政官員表面和善的探訪家家戶戶,其實卻是扮演類似死神的角色;
——委員會如何在會議上談論著鄰居和親友的死期;
——小鎮的居民如何對這件事避而不談但大家卻又心知肚明;
——老人們參加葬禮時望著其它空的坑洞,想著哪一個會是他的棲身之處。
天啊!不覺得整件事真的很像黑色喜劇嗎?
而這種沈重又荒謬的情節還不只如此:
在劍橋鎮,人去世還會造成其它問題。下葬的屍體不會一直待在地下。永凍土一旦暴露在空氣中,就容易向上隆起。因此大家都知道,土地像個發麵團般膨脹時,屍體會在下葬後升至地表,將石灰石與貧瘠的極地土推擠到旁邊。一家人去掃墓,結果發現去世親人的棺材從石塊中戮出來,木製十字架頹斜,更是時有所聞。
在這天寒地凍的極北之地,不但生活環境嚴苛,死後還不得安寧。這群小鎮居民為什麼堅持居住於此?我不懂。不過對我而言,這倒是又提供了一個人生如戲的例證:這種無理卻無奈的生活規則相對於嚴肅的生死大事所呈現出來的荒謬感,就像電影或小說才有的故事,旦它卻真的在世界的一個角落正在進行著。除了它本身的荒謬性帶來的啓發之外,還可以去想像小鎮單調生活下可能暗藏的波濤洶湧(像大衛.林區的電影),這不是很有趣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