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超人、蜘蛛人...等等大受歡迎的英雄人物有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得易裝,不讓大眾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不過,其中蝙蝠俠又特別與其他英雄不同,那就是他像蝙蝠一樣的黑暗特質。
雖然二十年前(1989)提姆波頓所執導的第一部蝙蝠俠電影,就塑造了呼應蝙蝠俠心理狀態的黑暗陰沈的氛圍,但它終究帶有提姆波頓荒謬戲謔的風格,倒也不是那麼沈重。更不用說後續的蝙蝠俠系列電影完全忽略了心理層面,淪為一堆大咖明星來湊熱鬧的綜藝節目。如今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終於還原蝙蝠俠的本來面目,讓我們在浸淫聲光特效之餘,得以探討更深刻的面向。
蝙蝠俠的問題在於他的內心矛盾:他以蝙蝠俠的身份鏟奸鋤惡,但內心卻又無法認同自己罔顧法律動用私刑的方式。對他而言,蝙蝠俠像是罪犯的影子,當罪犯被鏟除,影子也應該跟著消失。所以在本片《黑暗騎士》中出現一些民眾假扮蝙蝠俠自告奮勇捉拿罪犯時,他一點兒也不高興,倒不是因為肖像權被侵犯而火大,而是他認為以暴制暴乃迫不得已的手段,不該予以嘉許。基於這樣的想法,他對於自己成為民眾與部份警方的眼中釘並不以為仵,甚至認為理當如此。
於是當他發現新任的檢察長嫉惡如仇,勇於任事時,他欣慰地打算就此退隱,甚至願意鋃鐺入獄,讓檢察長成為打擊犯罪的英雄。終究一個體制內的光明典範,而不是像他這樣遊走法律邊緣的黑暗騎士,更能符合他心目中步上正軌的社會。
弔詭的是,破壞蝙蝠俠這個心願的小丑並非因為他更邪惡或更強大,而是他更擅於操弄人性;到頭來,反而是蝙蝠俠急欲保護的對象回過頭來將他推入陰影之中。我想,這是何等孤獨寂寥的感覺啊!你為大眾付出一切,不但得不到感謝,反而要背負莫須有罪名而被唾棄;尤其這是蝙蝠俠明知後果卻主動選擇的路。你可以說這是蝙蝠俠的悲劇性格,但這正是他比超人與蜘蛛人更深刻之所在。
當蝙蝠俠最後孤獨的騎上機車隱入黑暗之際,小丑對人性的嘲弄是否猶然在他耳邊迴盪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