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寫這篇文章是因為已經聽到或看過太多憂心台灣產業型態,而貶抑代工、主張往品牌轉型的立論,但是在我看來其中存在許多迷思有待釐清。

 

迷思一:品牌利潤比較高?

代工產業很辛苦但是利潤卻很低,這是事實,NB最大的代工廠——廣達,淨利只有4%。但是品牌的利潤就一定比較高嗎?台灣做品牌的公司中,宏碁算是成功的了,但是他的淨利有多少呢?只有2%。奇怪的是,為什麼不見對宏碁利潤這麼低的批評聲浪呢?

 

迷思二:品牌比較長久?

另一個說法是代工乃為人作嫁、操之在人,所以前景堪慮。但是做品牌就一定必較長久嗎?大家應該都還記憶猶新:西門子退出手機市場,明碁滿懷壯志買下它的品牌,也是黯然退場。更早之前的王安電腦、NCR還有人記得嗎?品牌這塊戰場競爭更激烈,死傷更慘重。根據統計,全美五百大企業中,80%30年內就退出榜外;而前一百大中更是有一半不是被收購,就是倒閉。

所以不要以為棄代工而就品牌就一定是條康莊大道,代工雖然有它的問題,但.品牌卻不見得就是解答。

 

至於目前台灣在IT產業做代工的公司這麼辛苦,並非代工的商業模式不對,而是因為過度競爭與缺乏創新。

 

廣達當年IPO時股價衝到八百元,為什麼?因為當時NB是創新產品而且沒有競爭者,所以利潤很高。你或許會說競爭者加入之後彼此殺價,搞得現在利潤這麼低,不就證明代工是條死胡同嗎?其實這並非代工的宿命,真正的宿命在於PCIntel-Windows標準架構。因為大家的東西都一樣,所以代工業者無法以創新區格,只能削價競爭。不過,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品牌業者身上:DELL的淨利也只有5%HP雖然有7%,但若只計算PC部門我相信一定更低。顯然在PC產業裡做品牌並不會比做代工高多少利潤,如果廣達、仁寶真的轉型做品牌,我看反而是死路一條吧,而且恐怕還會把宏碁拖下水。

 

所以不要再大聲疾呼要大家都放棄代工走向品牌,一來,品牌並不是萬靈丹,如果大家都一窩蜂這麼作,那麼搞不好還會變成毒藥。二來,代工這種營運模式不應該被貶低,也不需要視之為早離早好的糟糠之妻。台積電就證明了代工也有不可取代性,我想不會有人勸台積電趕快轉型做品牌吧?當然PC產業與晶圓產業不一樣,但與其羨慕韓國的SamsungLG,不如還是思考如何創新代工模式,建立更高的進入障礙。很可能二十年後SamsungLG的品牌也消失了(不要以為不可能,十年前沒有人會相信CompaqIBM的品牌會消失吧?),而鴻海、廣達、仁寶還在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