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在想,查理威爾森(Charley Wilson)如果知道這部以他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電影中文片名叫做《蓋世奇才》,大概會跟飾演他的湯姆漢克斯在片頭接受CIA頒獎時一樣,露出惶恐不安的神情吧!

 

照說根據我們從這部電影所得知的:若非查理威爾森在國會內大力追加預算,阿富汗反抗軍就無法獲得足夠的精良武器來打敗蘇俄;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威爾森竟然能穿梭於以色列與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等互為世仇的國家,說服他們捐棄成見,共同合作提供阿富汗所需的軍火。以此觀之,讚其為「蓋世奇才」應不為過,甚至可視為「解救」阿富汗的英雄人物;那麼為什麼片中他在蘇俄撤軍、柏林圍牆倒塌的重大勝利時刻接受表揚,卻不見欣喜反面露憂色?

其實我們不清楚現實裡威爾森是否真是如此,甚至他在片中是否情操被過度美化、功勞被過分誇大?反正這不是重點,因為湯姆漢克斯在這部兼任製作人的電影裡並非要讚威爾森之功,而是要藉以責美國之過:「為什麼美國老是留下爛攤子一走了之?!」

 

是啊,爛攤子可多了,感謝山姆大叔,從中南美洲到非洲有這麼多獨裁者荼毒人民(有興趣美國如何在世界各地興風作浪者,可以讀紐約時報記者提姆‧韋納所寫的《CIA罪與罰的六十年》)。而阿富汗這個爛攤子──趕跑俄軍後的權力真空,令塔利班(神學士)得以掌握政權,但卻實施更為嚴酷殘暴的統治方式,其人民生活更為悲慘,就如同我們在小說《放風箏的孩子》與《燦爛千陽》所讀到的。而且這個後果很快地在十二年後就結結實實的報在美國身上──九一一事件,策動這次恐怖攻擊的賓拉登正是在阿富汗反抗蘇俄時,從美國獲得軍事訓練與大量軍火。

 

所以現在我們知道為什麼查理威爾森笑不出來了,這場他以為是為了阿富汗人民的戰爭其實只是美國政府反共戰爭的一環;這場表面看似勝利的戰爭其實卻隱含了更大的挫敗;這場已經結束的戰爭其實反而揭開了另一種恐怖戰爭的序幕。很不幸地,查理威爾森的戰爭(Charley Wilson’s War—原英文片名)並未取得勝利,也還沒有落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