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總是自以為是》」的圖片搜尋結果

 

幾個月前,在一次家族聚餐的場合,我首次親身領略到護家盟的力量。那是公投案還在連署的階段,家族中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拿出一疊連署單要我們大家簽名連署。一開始我與太太都有點愕然,因為從以前到現在,大家幾乎都不過問對方的投票傾向,更不會有拉票的舉動。雖然這是公投,而非一般的選舉,也令人一時不知如何應對。

 

我太太先客氣地表示不解為何同志不能與我們享有一樣的權利義務,這位親友當然就搬出他們那套有亡國滅種之餘的說法,於是我也加入戰局,試圖一一反駁他們的論點。最後我們的努力只是讓自己免於連署,卻也絲毫沒有動搖她的信念。

 

同樣的情境後來也在校友的Line群組重演。一位老學長極力反對婚姻平權的公投案,幾位年輕的學弟跳出來據理力爭。這幾位學弟的論述極為出色,也都能有憑有據地駁斥關於性平教育的謠言,所以我只是默默觀戰,以為他們應該足以說服老學長,沒想到一開始雙方還心平氣和的各自表述,最後卻還是鬧得不歡而散。

 

我發現身旁許多朋友也遭遇類似的情況,我不禁感到納悶:為什麼這麼簡單清楚的道理他們都聽不進去?他們平常也是明理之人,其中許多都不是基督徒,沒有宗教上的執念,為什麼就是無法接受同志也應享有自由平等的普世價值?這個疑惑在我心中盤據許久,直到最近重新翻閱《好人總是自以為是》這本書,才終於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在這本書中,作者海德特教授(Jonathan Haidt)探討為什麼人們常常分裂成對立的不同陣營,認為自己才是正義的一方,怒斥對方不道德,吵得劍拔弩張,最後卻誰也說服不了誰。

 

首先,海德特認為我們的道德觀並非純然是理性思考的產物,反而多半是社會文化長期形塑下來,造成已預設好的直覺反應。因此不同社會的道德判斷可能會有所差異,例如部分亞洲地區吃狗肉的習慣就令歐美人士無法接受。

 

另一方面,道德也無法用單一價值來描述,因為從家庭倫理到人際關係,乃至組織國家,都各自有基本的道德規範,例如尊重他人、關懷互助、忠誠義務、……等等。問題就在於這許多不同的道德規範,彼此之間可能會有所衝突,才會造成不同陣營堅持己見,互不相讓。

 

海德特引用史威德教授(Richard Shweder)的研究,將道德分成三大面向,分別是自主倫理觀、社會倫理觀、神聖倫理觀。自主倫理觀著重於個體,主張個人的自由與權益應獲得保障;社會倫理觀著重於群體,認為沒有群體就沒有個人,強調責任、榮譽、愛國等概念;神聖倫理觀相信人有靈魂,應自我提升,因此發展出高尚與墮落、聖潔與汙穢等區分。我發現用這樣的框架來分析我心中的疑惑,就豁然開朗了。

 

為什麼無法說服那些反同/恐同的人?因為我們主張同志的自由與權利不應被剝奪,是屬於自主倫理觀,但反對婚姻平權的人在意的卻是傳統價值會不會崩毀,屬於社會倫理而護家盟還多加了神聖倫理觀,因此他們當然聽不進去,爭辯才會沒有結果。

 

自主倫理觀與社會倫理觀何者為重,並沒有標準答案,我們自己都可能在兩者之間擺盪。例如我知道很多支持婚姻平權的人也支持「東奧正名」,認為國家的參賽名稱比運動員個人的出賽機會來得重要,此時在他們心目中,社會倫理觀又凌駕於自主倫理觀之上了。

 

這個框架也可以用來剖析這次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傅榆的發言風波。有人為她拍手叫好,覺得大快人心,也有人不以為然,擔心中國藝人可能被波及。前者的心中彰顯的是社會倫理觀,後者在意的是自主倫理觀,孰是孰非,並無定論,端視你著重的是什麼。

 

許多各持己見、沒有交集的爭辯,都是因為把不同的道德面向混為一談,我覺得《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所提的這個框架還蠻好用的,至少可以釐清當我們爭吵時,我們在吵些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