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科學,尤其是物理,我一直充滿好奇,不過應該還稱不上熱愛。因此除了大學時修普通物理之外,之後僅從科普讀物獲取新知。多年下來,自以為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甚至有時還會對家人侃侃而談,直到本週讀了這本書,才赫然驚覺自己腦中的許多概念正如書中所指出的一般人常有的誤解。

誤解的源頭主要來自於科普所用的名詞與模型。物理學家用以解決問題的工具是數學,為了詮釋數學所代表的意義而不得不使用我們已知的語言與概念,結果我們往往就將它們的表面意義誤以為就是事實。比如:

——「電波」讓我們以為無線電的運動方式就像水波一樣。但其實是電場與磁場的交互生滅;

——「粒子」好像指出原子、電子就像撞球一樣堅實。但其實他們並無明確的位置;

——「相對論」似乎是說這個理論認為沒有什麼是絕對的。但其實它的基礎是建立在「光速是絕對不變的」。

 

更不用提絕大部分人至今仍然以為原子內部就跟「太陽╱行星」模型一模一樣。

 

然而,使用我們熟悉的語言與能夠理解的模型來認識科學新知乃是必要的,就像你還是得用手指才能指出月亮之所在。只不過千萬不要就將手指當成月亮。或許我們應時時用歐本海默所說的話提醒自己:「科學所用的字眼和我們日常生活及語言中用的字眼一樣,造成的誤解經常要比闡明的多。」

 

雖然這本書並非有系統的專論,但仍讓我獲益匪淺。讀這本書感覺就像車子進廠保養,讓我調校腦中偏差的物理觀念。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科學
    全站熱搜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