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逸仙、孫中山、孫文,對我們而言,這幾個名字都不若「國父」一詞來得具代表性。當我們提到他時不但自然而然地使用這個尊稱,心中也根深蒂固地伴隨著一個崇高神聖的形象。這個形象當然是來自於官方特意的塑造,那麼,其中有多少是史實?又有多少扭曲或掩飾呢?於是基於如此的懷疑,我期待這本法國學者所寫的《孫逸仙》或許可以為我提供一個較為客觀的不同觀點。

果然,國父的言行與功績都和我以往的認知有所不同。首先關於他「從小立志推翻滿清,建立民國」這個說法就有問題。他的確不滿滿清政府腐敗無能,令中國任列強欺凌,但他一開始並未打算推翻滿清,而是上書李鴻章,期望能貢獻己力,推動改革。但這些當朝大臣瞧不起孫中山這種不是科舉制度出身的而不理不睬,才逼得他走向革命之路,否則,他很可能就被納入麾下,加入改革派了。

 

即便他選擇武裝起義,並穿上民族主義的外衣喊出驅逐韃虜,但他最初恐怕也沒打算真的馬上搞到全面變天。此所以前十次起義都在廣東地區,除了因為人脈都在此處,其目標也僅止於佔地為王,依其理念治理廣東。而真正造成滿清垮台的武昌起義不但國父並未參與,那些人也根本與他毫無瓜葛。所以國父頭上的「推翻滿清,建立民國」這個光環應該要打個折扣的。

 

那麼為什麼孫中山會被大家推舉為總統呢?其實辛亥革命只是造成南方十四個省宣布獨立,北方猶在效忠滿清的袁世凱大軍控制之下,在此「革命尚未成功」的情況下,幾個強國的態度特別重要,如果他們站在清廷那一邊,革命就前功盡棄了。而孫中山顯然是當時革命領袖中唯一有國際知名度且與幾個強國都打過交道的,因此就成為各派都能接受的總統人選。只不過這個位置只是臨時性的,因為袁世凱的軍力強大,他輕輕鬆鬆的收復漢口與漢陽後按兵不動,展現其實力,迫使南方政府認清:袁世凱不倒戈就不可能推翻滿清。因此孫中山只當了短短四十五天的臨時大總統,就將位置讓給了袁世凱。從此他再沒有當上全國的領袖,甚至連他自己的大本營廣東省都難以駕馭。直到1925年他逝世時,全國仍是軍閥割據,四分五裂的狀態,離他心中現代化的民主中國還相當遙遠。

 

事實是,國父自始至終都不是一呼百應,眾望所歸的聖雄型人物,也稱不上以一家之言啟萬人之智的思想家。但正因為他就只是個普通人,更顯得他白手革命的可貴。革命需要錢,他就在海外奔走募款;需要人,他就結交地下幫派;他被緝捕、被驅逐,仍然不肯放棄。要怎樣的救國熱枕加上樂觀浪漫,才能如此堅持下去?而這一切顯然不是為了權位與私利,否則他不會在聽到武昌起義成功時不趕回國內確保權位,卻繼續留在海外尋求支持;也不會沒有利益交換就讓位予袁世凱;更不會在袁死後不競逐大位,卻埋首於經濟建設的擘劃。而他死後未留下財產,想想他經手過的鉅額革命經費,更突顯他的廉潔。


對我而言,摘掉官方添加的神聖光環,並不會減損國父的偉大,反更令人感佩在那動亂的大時代下,一個人可以如此不屈不撓地實現他的志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