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閱讀 (8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如果夢境如此真實,以致於成為你深信不疑的記憶?

 

對我們一般人而言,夢境再多麼栩栩如生,醒來後總是會察覺不過是一場夢。但書中的女主角莎拉患有嗜睡症,不時就不自覺的進入夢鄉,再醒來時往往將夢中的情境當作是剛剛確實發生的事實。這樣當然會造成旁人的困擾與質疑,比如因為在夢中已做完遂在現實裡未完成別人請託之事,但是這些不過是小小波折;後來當她向別人轉述一則男主角羅伯特與她的對話(實際上是夢境)時,竟然決定了她自己與別人未來的人生。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柏拉圖的著作《饗宴》中提到一則關於愛情的寓言:最初的時候人有兩個面孔、四隻手、四隻腳,後來被神劈成兩半,遂成了我們如今的模樣。但每個人靈魂的傷口依然存在,以致於一生尋尋覓覓要找到當初那一半,以恢復成完整的人;而這種對於最初原形的渴求與追尋就是所謂的愛。

 

只是當初人類有三種性別,除了男與女之外,還有雌雄同體;因此原來是雌雄同體的現在追尋的伴侶是異性,而原來純粹是男或女的就只鍾情於同性。

 

這樣的神話寓言對於現今仍須忍受社會批判眼光的同性戀者而言,當然提供了一個美麗而浪漫的文本,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中也引用了此神話。但是縱使你我如同這些作家對同性戀並無偏見,甚至抱著同情與支持的態度,然而我們真的就擺脫了世俗偏執的觀念嗎?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1996年第一隻複製羊「桃莉」問世後,人們突然驚覺複製人似乎已不是純屬科幻題材的幻想,而是極為可能在有生之年即可目睹的事實。於是西方宗教領袖急著撻伐人類企圖複製人是對上帝的冒犯,會猶如建造巴別塔般遭到天譴;有些人則擔心可能引發的醫學倫理與社會問題;另外有些人則反而站在複製人的立場,思考他們的權利與尊嚴問題,就像作者石黑一雄在這本書所做的。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導讀裏讀到中文版權代理人介紹作者李查德創作「浪人神探傑克李奇」系列的背景:


打從一開始,李查德就不想要犯罪小說中隨處可見的苦悶主角,他受夠了無病呻吟和天人交戰,充滿罪惡感又酗酒酗煙,打定主意要寫個無憂無慮、直來直往的單純角色,可是絕不簡單。


呃,我還以為正是受夠了007那種無憂無慮與超人那樣直來直往的英雄角色,我們才更被深刻的犯罪小說中的苦悶主角所吸引,怎麼這會兒又開始受不了天人交戰了?莫非小說也跟時尚流行一樣,每隔一、二十年又要吹復古風?好吧,那就來看看李查德搞出什麼新意思。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耗時九年(1886~1895)重建僅供她自已遊賞的頤和園之際,美國芝加哥有一群人僅以三年時間就完成1893年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其規模之大不但須新建超過兩百棟建築,更創下單日七十一萬名遊客的紀錄。


最重要的是它不僅僅是一個曇花一現的嘉年華會,而是對後世有著重大深遠的影響,包括它提供了規劃現代都市應有的視野,確立了美國公共建築的古典風格,並且首次展示了交流電供電系統與白熾燈泡照明的可行性,而你我都乘坐過的摩天輪也是首創於此。


不過這本書倒不是要頌揚這個博覽會,而是試圖重現完成這項艱鉅工程的重要推手──伯漢,以及另一個也算是完成不可能任務的殺人魔──賀姆斯。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本篇讀後感已揭露原著若干內容與結局,請讀者自行斟酌是否閱讀。

在台灣已出版的四本派崔克/安琪系列偵探小說之中,《再見寶貝,再見》在重量與深度上顯然都是最佳之作。前三本描述的是關於派崔克與安琪如何共同對抗邪惡,雖然艱險,但是對硬漢(當然包括安琪)來說不是問題,至少立場和方向是清楚的。

 

但是到了《再見寶貝,再見》這本,問題來了:善惡之辨似乎不是原以為的那麼簡單清楚了;要命的是,這可不是暇餘空談的哲學思辯,而是派崔克自己安身立命之所繫。而正因為丹尼斯‧勒翰這一次挖得這麼深,所以我個人以為《再見寶貝,再見》是讓他能從偵探類型小說轉向具有文學氣息的《神秘河流》的重要轉折。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馬丁貝克探案真的要有心理準備──嗯,就當作你要看侯孝賢的電影一樣吧;雖然不至於打瞌睡,但基本上就是會蠻沉悶的,因為作者派‧法勒與麥‧荷瓦兒夫婦原本就無意提供讀者一個緊張刺激或扣人心弦的故事。

 

尤其是這本《蒸發》,一位記者在匈牙利(當時還在鐵幕內)失蹤,馬丁貝克應外交部要求前往調查,卻發現他宛如人間蒸發般未留下任何可能去向的線索。最後只能確定他之前即利用職務之便,常常往來各國走私毒品,於是馬丁貝克的同僚都認為鐵定是黑吃黑,加以他也沒有親人在乎他的去向,因此對於這種敗類實在無須再浪費資源追查到底。但是馬丁貝克還是鍥而不捨,抓出真凶。


不過最後翻出來卻只是一件因口角衝突而起的殺人滅跡案;就是這樣,暨無關黑幫罪行,更不涉及政治陰謀。這麼一件平凡又無趣的案子,而作者也不把它搞的懸疑神奇一點?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義與所需的代價

1983年,約翰‧勒卡雷將他的目光從冷戰體系下的諜報人員轉向另一個紛擾不休的戰場: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戰爭;他試圖藉由《女鼓手》一書梳理內心被兩邊人民之苦難遭遇的拉扯。而今,四分之一個世紀已過,我們仍看到這場戰爭持續進行,而勒卡雷的疑問猶然未解:何謂正義?為了正義值得付出任何代價嗎?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達林曾說過:「一個人的死亡是個悲劇,但是一百萬人的死亡只是統計數字。」這句話聽似冷酷,卻精確的反應了我們一般人普遍的態度──尤其是事件如果發生在距離遙遠的國度,例如非洲、中亞。所以需要小說家說故事給我們聽,透過書中有血有肉的人物,我們得以感受悲劇的真實,如此一百萬人的死亡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統計數字。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一開頭委託人即以下顎全毀的駭人面目出現,並且少不了巴巴的暴力相助,但是很顯然的這一次──「派崔克/安琪」系列第三部──已不似前二部那麼暴烈血腥,甚至派崔克整個人都變輕快許多。嗯,我們的硬漢男主角還是冒死衝撞流血受傷,但一則是這一次並沒有因為派崔克而牽累進來的無辜親友,他無須內疚猶豫;再則也沒有他只能二者擇一的情境須要內心掙扎,另外就是──太容易了。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特務(或者間諜)這一行原本即是出生入死,甚至比上戰場打仗還危險,因為在戰場上你至少知道敵人是誰,子彈該射向何方。但是作為一個特務,可沒有前線後方之分,更要命的是,你無法肯定誰是敵人誰是同志。因此要在那爾虞我詐、命在旦夕的鋼索上行走,你往往只能信任少數人,而且最好是你熟識已久的自己人。但萬一,萬一在這少數的自己人之中竟然也有叛徒呢?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目前為止,人類似乎是地球上演化最成功的生物,至少毫無疑問的,人類握有絕對優勢的強大力量,足以主宰其他物種的存亡。問題是,這樣的優勢能保證我們光明的未來嗎?甚至,這樣的優勢反而可能會引領我們走向毀滅?!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你是否曾在夜間登上101大樓或其他都市的高樓眺望?當你看著多如繁星的輝煌燈火向四面八方延伸而去,應不免興起對人類文明的讚嘆吧?縱使我們個人終究不免一死,但令我們安慰的是:我們的子孫會世代綿延下去,而且會繼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但是,萬一不是呢?

萬一人類終究要滅絕,一切化為烏有呢?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目前為止,經濟學似乎還稱不上是一門科學,因為它雖然針對許多經濟和社會現象提出了解釋,但若試圖用這些理論來做預測,其準確或應驗的機率卻與擲銅板差不多。甚至在1998年,還有二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將高達千億美元規模的基金(LTCM)搞到破產。

 

    人是理性的動物?

 

那麼到底這些理論出了什麼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在於:它們都假設人是理性的動物──人們會用理性衡量利害得失後再做出決定。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這本火星未解之謎》書後還蠻失望的,我認為它還是一本充滿臆測性與陰謀論的空想之作;書中提出的科學證據其實是牽強附會的,以下我試著針對他的幾項主要論證提出我的反對意見。


 

一、火星人面石

 

這是造成作者與他書中所列舉其他學者相信火星上有高等智慧生物存在的起因,然而從他們所稱的相片(圖一)與後來1996年再拍的相片(圖二)看來,我寧可相信NASA的說法:純粹是角度與光影造成的效果。若是NASA要隱瞞真相,又何必公佈第一張相片呢?至於對稱性的問題,就機率而言,在數萬張相片中找到具對稱性的物體,也是稀鬆平常吧。

 

     圖一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敵人

 

主角尚克羅德.侯蒙成年後的人生幾乎就是由謊言建構而成,包括他的學業、工作、社交圈以及生活作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些謊言竟持續了十八年未被他的妻兒、父母、鄰居所發覺,直至他再也無法支撐下去,犯下滅門血案以了結一切後,才在警方的調查下一一被揭穿。

 

在作者艾曼紐.卡黑爾與侯蒙通信以挖掘真相的過程中,我們一步一步的看到由於侯蒙自身的性格,謊言如何無可避免的自他的生活生長、蔓延開來。侯蒙並非精心設計這些謊言,他只是選擇了最不費力的方式來面對難題:情感的挫折、父母的期望、朋友的關心。就如同我們也曾為了難看的成績單對父母說謊,或為了遲到編造藉口;只是他的謊言是如此重大,以至於決定了他的人生路途。於是他的生活與家庭就奠基於這些未被拆穿的謊言,如同堆疊積木般一步一步的發展下去,再無回頭路。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地前奏  基地締造者

 

《基地前奏》與《基地締造者》這二本書雖是「基地三部曲」的前傳,卻是艾西莫夫(Issac Asimov)「基地系列」最晚完成的作品,而且已相隔三十餘年(三部曲於1951~1953年出版,前傳二書則分別於1988年與1993年出版)。因為三部曲一開始即以謝頓用其創建的「心理史學」著手建立基地揭開序幕,描繪橫跨近四百年的銀河歷史,卻未交代謝頓這位最關鍵的核心人物的生平與背景,前傳即為我們細細道來謝頓如何發展出影響人類未來命運的「心理史學」。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得承認,關於白種人對有色人種歧視的問題,我最先想到,或是所有浮現在我腦海中的故事,不外是發生在美國的黑人與白人的衝突(好萊塢萬歲?!)。《小島》這本書讓我們把目光轉向地球另一個角落:牙買加。藉由一對來自這個小島(面積不到台灣三分之一)的男女與另一個英國家庭的遭遇,作者娓娓道來關於種族歧視、文化衝擊、夢想破滅與重建的故事。 

為了更能掌握這個故事,同時也避免成為書中那些以為牙買加在非洲的無知的英國人,我們有必要先了解牙買加的歷史。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莊子寓言中混沌遭鑿七竅而死,聖經描述亞當夏娃在吃下蘋果後,被逐出伊甸園。擁有智慧是否就注定要失去幸福?

 

主角在接受與一隻名叫阿爾吉儂的白老鼠同樣的腦部手術後,由輕度智障變成天才。他以為自己會因為變聰明而被肯定,可以與同事打成一片,孰料他反而失去更多朋友。倒不是因為如原本最關心他的老師所憂心並叮嚀他的:萬一發現別人不像他想的那麼善良時不要難過。而是他自己在智慧快速增長的同時一路鄙棄週遭朋友。最後在無可避免地再度退化的過程中,他才領悟並拾回愛人的能力。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對我而言,犯罪小說與古典派(或本格派)推理小說最大的不同在於後者是以詭計本身為主角,前者則更關心人性;是以讀完(好的)犯罪小說,小說中有血有肉的角色會猶如真實人物在你腦海,而悲劇的成因與對人性的衝擊會令你再三反芻。所以,對一位有志於此而又有潛力的作家,難免會給予更高的期待。《黑暗,帶我走》是我讀過丹尼斯‧勒翰的第一本也是目前唯一一本的小說,而他就給我如此的感覺。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