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多崎作的青春在二十歲那年就莫名其妙地嘎然而止。雖然他自此將心封閉起來,不再回顧,但內心深處還是難以忘懷,所以白妞與黑妞還是常常一起出現在夢裏與他纏綿,而且總是十六、七歲的模樣,象徵著他對青春的眷戀。那純真契合的友情,相信可以改變什麼的單純信念。

 

如果說夢裡的白妞象徵的是青春感性的那一面,那麼灰田則是象徵青春知性的那一面。少年的我們熱情地擁抱生命,同時好奇地思索真理。常與多崎作徹夜暢談哲理、音樂的灰田也無聲無息的突然從他生活中消失,一如他年少時的美好青春,不同的是,他特意留下一套唱片──李斯特的鋼琴曲《巡禮之年》。「那音樂和灰田聯繫著,也和白妞聯繫著。換句話說,那是把已各自分散的三個人聯繫在一起的血脈,那上面還留著紅色生鮮的血。」因為其中一首《鄉愁》正是白妞當年反覆彈奏的曲子。是的,鄉愁——這何嘗不是這本書的主旋律?一種對遠去不復返的青春歲月的鄉愁。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憶的餘燼  

當歲月隨著時間流逝,最後只剩回憶能讓你回味曾有過絢麗精彩或安穩平淡的人生。然而,回憶不像黃金那樣永不褪色,無法永保鮮明,只能注定成為逐漸模糊的相片。就像書中主角感慨的:『隨著時光流轉,你卻愈來愈不確定自己是誰,愈來愈多重疊部分,愈來愈多謬誤的回憶。年輕時,你會記得自己還不長的人生的全部,但後來,你的記憶卻會像一堆碎布與補丁。』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裡的癡人  

 

這是一本文字版的搖滾概念專輯。貫穿整張專輯的主題當然是時間,精確一點的說,是無情地捲走一切的時間洪流。就像一張專輯大多有十三首歌,這本書也分成十三章,每章都有不同的主角,但彼此之間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而故事的背景年代也都不一樣,時間軸大約橫跨一九七三年到二〇二一年,將近五十年的時間,剛好讓一個人從毫無所懼大膽向前的青少年,變成人生已剩下坡只能緬懷過往的中老年。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彭明輝教授又發表一篇為台灣產業困境把脈的文章。其憂國憂民,屢發諍言本不為奇,但這一篇文章的標題《韓國能,台灣為何不能?》就令我大吃一驚了。彭教授向來仇視財團,視之猶如吸血鬼般藉由官商勾結掠奪社會資源,怎麼會舉韓國這個更是舉國被財團把持,還公開地官商勾結的國家作為台灣應效法的對象呢?

 

閱畢全文發現彭教授並未述說為何韓國能,而只是分析為何台灣不能。照理說這樣的題目總該也要分析一下韓國如何做到產業升級的,才能比對人家做了什麼而我們沒做或做得不夠,以至於韓國能,台灣卻不能。但彭教授完全沒談韓國哪些方面值得我們效法,而只提出他所找出台灣產業問題的病根;若按此題目的正常邏輯,這應該代表這些病根正是韓國沒有而我們獨有,才會韓國能而台灣不能,但真是如此嗎?

 

張瑞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